段雪笙(1901-1946年),革命活动家、文学家,原名泽杭,字翰荪。1901年4月21日出生在贵州省赤水县城关镇一个封建知识分子家庭。5岁丧母,12岁丧父,所以自幼随伯父母生活。伯父是清光绪癸巳科举人,见雪笙聪慧,6岁时就送他入私塾,从此打下很好的古典文学和书法根底。9岁考入本县高等小学,国文课成绩名列前茅,作文很得老师赞赏。因为赤水地处偏僻,当时县里没有中学,再加上小学毕业后家济不裕,世事纷乱,交通阻塞,段雪笙直到16岁才得以考入设在四川省江安县的四川省立第三中学。不久却因北洋军阀的军队强驻校舍,学校只得停课,直到1919年才得以复课。此时,段雪笙已经18岁。他曾为首组织同学反对军阀干涉教育,“五四”期间更是骨干分子,投身运动。
1924年,段雪笙偕同学先到南京,后到北京,寄住在至亲廖劲伯律师家,潜心阅读了大量古典文学作品。在北京期间,他凭借以往自己留心掌握的流行于四川民间非常丰富的口头语、谚语、歇后语、歌谣和故事等民间文学,移译了一部《蜀语》,这是他最早的文学创作。因此而得以成为北京大学的旁听生,并得以与鲁迅、孙炳文、范文澜、周作人、林语堂等人相识。特别是孙炳文,对段雪笙影响极大。
1925年,经孙炳文介绍,段雪笙参加了中国共产党。不久就随孙赴广州,参加国民革命军政治部工作,为孙炳文的秘书.当时孙炳文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后方留守处主任。革命军北伐期间,1927年,段雪笙在随孙炳文赴武汉任职,经上海时正逢“四·一二”事变,孙因叛徒出卖,被探警逮捕后被杀害于龙华,段雪笙及家人侥幸逃脱。赴武汉后不久,又因武汉“七一五”政变,他再到上海,从事中共的地下工作。
1927年至1930年,在上海的三年时间中,段雪笙在上海法南区做党的地下工作,亦从事文化工作,参加创造社的活动,并得与左翼作家往来,特别是时常去拜访鲁迅。段雪笙是有机会与鲁迅直接交往、为数很少的贵州作家之一。段雪笙在上海期间,工作之余曾经写下一些文章,挣些稿费以维持生活。但至今大多散失。他写的小说《两个不幸的友人》和《女护士长》,曾由上海利群书店出版;《林康节》等短篇小说,曾在北平的《平等》杂志上发表。
1930年,段雪笙奉党派遣,到中共北平市委宣传部工作,并着手主持筹建北方左翼作家联盟。当时,党组织鉴于全国普罗文学运动的蓬勃发展,北平是北方最大的城市,又有深厚的文化基础,决定筹组左联,并领导北平、天津等几个北方大城市的左翼文学运动。这便是后来定名的“北方左联”。他一方面积极团结著名作家,一方面在极具困难的条件下,领导创办了《前哨》、《北方文艺》等刊物。他仍然挤时间写下了不少文章,刊发在《前哨》、《北平文化》、《榴火》等进步文艺刊物上。但由于当时他是地下工作者的特殊原因,时至今日,已无从查考其作品的篇名了。1930年,北平的白色恐怖骤起。中共北方局的各级组织和团体遭到严重破坏。1930年9月,段雪笙不得不返回故乡贵州赤水。在家乡的半年时间里,他以文学活动为掩护,抓紧进行革命工作。他发起并组织了一个“流波社”的文学团体,办起《流波》、《寒夜之华》和《少年大众》等几种文艺杂志。在《少年大众》创刊号上,段雪笙撰写了发刊辞:我们因为年轻,不惯于吗啡的刺激,不惯于“红中”、“白板”的摩搓,不惯于街头踯躅,于是,无法可想;但又必须生活,少年大众是为着生活,不仅是消遣。……1932年4月,段雪笙离开家乡,到四川成都,任《四川日报》编辑。此后到1946年的11年间,由于工作的需要,他辗转奔波,先后到陕西西安的西北大学、山东的省立第四乡村师范(即滋阳乡师)、山东省立临沂中学、四川的岳池中学、南溪中学、宜宾宝元通公司。
在滋阳乡师期间,他积极启蒙、教育、发动学生,发展党组织,1933年8月,段雪笙和乔海秋介绍四乡师女生张月衡加入中国共产党,为境内第一名女党员。1935年8月段雪笙与张月衡结婚,家住韦园街46号,这里便成了党的地下工作联络站,多次掩护赴延安的革命青年,并用自己的薪水解决他们的食宿、衣物、路费。段雪笙老师教语文的方法有些与众不同:他把课本放在一边儿,公开地给学生讲“普罗文学”,引导学生阅读茅盾、鲁迅、巴金等人的作品,向学生灌输革命思想。1936年,段老师还把一个从延安回来的人请到学校里来,专门给同学们介绍延安的情况。在段老师的启发之下,向往共产党的人很多,投身到八路军中去的人也不少。
据阳翰笙1984年5月10日《致遵义地区党史办的信》中所说,“是周恩来同志要他回宜宾去仍在‘宝元通’工作”!等处任教或任职,并以此为掩护,不间断地为党做了大量的工作。1946年3月,段雪笙终因工作积劳,多症并发,一病不起。他病重期间,周恩来曾安排送他到苏联治疗,但他已经无力远行了。
1946年8月31日,段雪笙病逝于南溪女中,时年仅45岁。 |